捻寨遺址位于烈山區(qū)宋疃鎮(zhèn)軍王行政村軍王村主峰上,因舊時建有碧霞神祠(俗稱泰山奶奶廟),又稱作奶奶山。清咸豐年間,捻軍首領張樂行率軍進入淮北地區(qū),當?shù)睾兰澰诖私⑸秸?,配合清軍與捻軍進行對峙。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四月,捻軍將防守山寨的清軍圍困,雙方展開激烈廝殺,后捻軍破寨,清軍大部分被殲滅,此寨旋為捻軍據(jù)守。
現(xiàn)奶奶山捻寨遺址東西90米,南北約200米,面積約1.8萬平方米;殘存寨墻高0.3~1米不等,寨內有依地形而建的房屋基礎數(shù)十間;在一處天然的巖石房基上,有因山雕鑿的柱礎3個,奶奶山捻寨遺址寨墻及房基多就地使用天然頁巖石塊砌筑。文物部門在遺址內亂石中曾采集到灰陶、粗瓷等生活器皿的殘片,并發(fā)現(xiàn)《泰山碑記》、《碧霞宮碑記》殘碑。奶奶山捻寨遺址對于研究捻軍在淮北一帶的活動有重要價值,1988年,捻寨遺址被公布為第二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